基金会代表探访可可家庭
十二月的贵州毕节,细雨如丝,寒意料峭。北京普华永道中天公益基金会(以下简称“基金会”)的理事会及秘书处代表,怀着对罕见病儿童的关心与爱,沿着蜿蜒的乡道拾级而上,向基金会计划资助的可可家奔赴而去。
一进家门就看到一岁半的可可坐在奶奶的怀抱中,像个安静的小天使,用她好奇的大眼睛,打量着我们这群陌生的来客。而可可妈妈正热情地忙碌着,烧水泡茶,在温暖的围炉上摆满了花生和瓜子。
“孩子出生的第二天,就被送进了ICU病房,那十几天的时间,对我来说,见不到自己刚出生的宝宝,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。”可可妈妈面带微笑,却也难掩揪心和心酸。但她又转念说道,“孩子被确诊了先天性胆道闭锁后,我们带着她远赴浙江求医。有时候和邻居们聊天,还会打趣说,这孩子从小就见过大世面。我们一辈子没走出过贵州,这孩子一出生,就去过那么远的地方。”言谈间虽有无奈,但依然透露出她对生活的热爱与内心的坚强。
可可在奶奶的怀里
可可一出生便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,这是一种肝内外胆管出现阻塞,导致胆汁淤积及进行性肝纤维化直至肝硬化,最终危及患儿生命的罕见病。胆道闭锁患儿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,通常难以存活。严峻的病情仿佛是悬在孩子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也时时刻刻牵动着家庭中的每一员。“因为我是剖腹产生下可可的,要进行亲体肝移植的时候,孩子的爷爷心疼我,说我已经挨过一刀了,不能再来一刀,让孩子的爸爸也承担起责任。”于是,爸爸作为肝源供体,让可可做了肝移植手术。从此,可可与父母的血脉连接更加紧密,生命最初源自于母亲,而父亲又给了可可第二次生命。
从妈妈的讲述中,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家庭在困境中的抉择与担当。环顾四周,可可、可可的妈妈、奶奶和祖祖(太奶奶),四世同堂围坐在维系生计的辣椒面小店中,眼神中透露出的是对可可满满的爱与守护。尽管疾病的阴霾沉重压抑,但一家人始终面带微笑,用爱与坚韧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,从未在罕见病的挑战面前有过丝毫退缩。
四世同堂的可可一家
谈话间,基金会理事长轻轻地将一只毛绒玩具递到可可面前,小家伙先是愣了一下,随即紧紧地抱住玩具。“可可平时也有个最喜欢的毛绒玩具,睡觉都离不开它。”妈妈笑着对我们说,眼中满是温柔与欣慰。我们从北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玩具,更是一份深深的关爱与牵挂。希望它也能陪伴可可度过每一个温暖的梦乡,见证她的成长与康复。基金会也将通过资助,缓解可可这样的罕见病患儿家庭的经济压力。
周星理事长和可可互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