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4中国城乡发展论坛】吕薇:数字化转型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

2024-09-15

2024年9月12日,在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举办的“2024中国城乡发展论坛”上,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、财经委员会委员吕薇做题目为《数字化转型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》的主题发言。


吕薇主要从农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驱动智慧农业两个方面进行了分享。

吕薇表示,数字经济包括两部分,一个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,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主战场,因为产业数字化的增加值占数字经济的比重达到81.7%农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实结合的重要领域,也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。我国“十四五”规划提出了要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,特别提到要加快智慧农业发展,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。智慧农业是数字技术与农业决策生产交流、流通、交易等深度融合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与综合解决办法,是一个交叉领域和多产业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。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改变传统农业靠天靠地靠简单的生产模式,实现可感知、可控制、可预测的智能化生产模式,主要目的是优化生产要素配置,提高农业生产力,提高农业收入。推进智慧农业重点是应用场景多样化,目前主要提高农业科研、生产加工、销售物流等环节数字化水平,包括生产自动化、监测管理智能化精准化,全链条数字化。

吕薇认为,我国农业数字化转型还需要进一步加快,尽管农业数字化在加快,但是低于服务业和工业,与国际领域领先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。目前,农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比较低,转型资金和人才不足,高智能农业装置核心部件依赖进口,部分地区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,缺乏维护,应用场景开发不足,数据征集开放共享机制不健全,存在不会转、不愿转、不敢转的问题,下一步要进一步稳步推进农业数字化发展,务求实效。

对于实行科技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双驱动,吕薇表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。

一是要开展培育多样化应用数字场景,重点围绕技术研发、农业决策、生产、流通交易、食品安全全链条,开发应用场景。比如说连接生产和市场进行食品安全监控,农机智能化等等。

二是构建和完善两个服务体系,包括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服务体系和数字化服务体系,这两个体系既有分工又要合作,深度融合,打造智慧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。要特别注意完善数据平台建设机制,打造数据服务产业链和供应链,收集互联分析共享和应用。

三是要转变和优化生产和组织模式,提高创新的规模经济效益和数字化的规模经济效益,数字化不是简单地利用数字技术和设施,而要改进农业生产组织,促进生产组织化和规模化,要特别注意模式创新,在中国小规模农户的情况下,要加强开展托管服务等。要建立数据协作平台的共建、共治、共享机制,还有服务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享机制。

四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,农业数字化转型主要依靠企业和农户,政府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,政府主要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加大对相关领域的创新支持,要加强早期政府采购服务的政策,对一些数字化转型的服务早期要在不成熟的时候开展政府采购服务,培育应用场景,加强体制机制试点的政策支持,放宽新模式、新业态的准入。



分享